电影资讯
电影资讯
独家资讯
独家资讯
娱乐八卦
娱乐八卦
韩剧资料
韩剧资料
韩影资料
韩影资料
韩星动态
韩星动态
韩潮时尚
韩潮时尚
潮流音乐
潮流音乐

与觉醒年代相关的资讯

不只《觉醒年代》,高考满分作文秘籍都在这里!
栏目:
/ 独家资讯
时间:
/ 2021.06.08
详情:
向日葵影视专稿 历经三年奋斗,带着紧张与希冀,1078万高考生踏进了考场! 想起属于你的那次高考,是否还记得老师的谆谆教诲;  《老师·好》 同学间的加油打气,朗朗誓言;《左耳》 考场上的你,又是否拼尽全力,未留遗憾; 《少年的你》 还有考场外焦急等待的他们,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。 《小欢喜》 随着第一场语文考试的结束,8道“高考作文”也新鲜出炉。如何成为学霸,答案也许早已藏在影视作品中。 【全国甲卷】“可为与有为” 在讨论今年的作文题时,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部电视剧《觉醒年代》。 有网友直言:“看过觉醒年代的都在窃喜”,“觉醒年代:我要偷偷泄题,然后惊艳所有人。” 的确,不仅是《觉醒年代》,电影《建党伟业》《1921》《革命者》等展现的都是一百年前,那段热血如歌的峥嵘岁月。 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在内忧外患、水深火热的旧中国,先进知识分子以“救国”为己任,前赴后继、追寻真理。何尝不是对“有为青年,生逢其时,大有可为”等关键词最好的注解? 即将于7月1日上映,展现李大钊革命历程的电影《革命者》也发布官方海报作答:“我们笔下的考题,是他们毕生的追求。” 有关青年与国家,毛泽东曾在《湘江评论》的创刊词中写道:“天下者,我们的天下;国家者,我们的国家;社会者,我们的社会;我们不说,谁说?我们不干,谁干?” 李大钊的《青春》更展现出开阔的胸怀和格局:“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、青春之国家、青春之民族、青春之人类、青春之地球、青春之宇宙。” 《觉醒年代》中,陈延年和陈乔年两兄弟走向刑场、英勇就义的画面与父亲陈独秀深邃的目光交叠在一起,让不少人潸然泪下。面对刽子手的威逼,陈延年曾大声喊出:“革命者只有站着死,绝不下跪!” 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这正是“有为青年”应有的气魄和担当。 《建党伟业》里,“五四运动”一段让人记忆犹新。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走上街头,火烧赵家楼、痛殴卖国贼,高喊着“今中国变法流血之牺牲自吾辈始”,拳拳爱国之心令人心怀激荡。影片结尾,在水汽氤氲的嘉兴南湖之上,13位、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聚集在游船之上,高声朗诵着《共产党宣言》,齐声唱出《国际歌》,“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”“中国共产党万岁”,宣告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。 毛泽东说:“中国产生了共产党,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”。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,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。这何尝不是“天津卷-纪念日”的最佳答案之一?“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,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,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。记住它,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,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。” 【全国新高考Ⅰ卷】“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,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” “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,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。吾生而弱乎,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,未可知也”。阐述了强与弱的辩证关系,也旨在激励青年奋发图强,弱者自强。 在《体育之研究》中,毛泽东同样还提出:“野蛮其体魄,文明其精神。” 这种自强不息,顽强战斗,勇敢拼搏的精神在电影《夺冠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。 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“老女排”的训练条件十分艰苦,竹棚四面漏风,地上铺的是带毛刺的旧木板,再加上高强度、大密度的“魔鬼训练法”,伤病和疼痛已成了女排姑娘的家常便饭。 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锻造了老一代中国女排钢铁般的意志和“不怕苦,不怕累,不怕伤”的“竹棚精神”。 凭着这股不服输的拼搏精神,她们一次次完成了漂亮的逆袭,创造了“五连冠”的傲人佳绩,也为当时百业待兴的中国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力量。 郎平曾在自传《激情岁月》中写道:“女排是一面旗帜”。近四十年来,中国女排经历过高潮和低谷,但始终坚守着“逆风不馁,顺风不骄”的坚韧态度。自强不息的“女排精神”也早已超出了体育范畴,成为激励几代人前行的精神动力。  【全国新高考Ⅱ卷】“人” 全国新高考Ⅱ卷的“看字说话”被不少人视为今年最难的作文题之一。 “逆锋起笔,藏而不露”、“中锋用笔,不偏不倚”、“停滞迂回,缓缓出头” 汉字中看似最简单的“人”字,却在“一撇一捺”的书写间蕴含着最深厚的人生哲理、处世之道。这些也深藏在传记片《袁隆平》中。 影片聚焦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30岁至60岁阶段的故事,展现他为解决温饱问题,执着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坎坷历程。 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科研过程中,袁隆平遭遇过社会的动荡、同事的排挤、经费停拨、恶意破坏,更不用提不断出现的技术难题和常年积累的身体劳累。 历经多次失败,袁隆平曾告别妻儿,远赴海南,追求梦想,甚至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。研究成果还遭到了所谓专家的冷嘲热讽,但袁隆平依然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“让人民吃饱饭”的梦想扎根农田、孜孜以求。 经过挫折的历练,袁隆平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。曾经嘲讽、阻拦他的人不会被历史记住名字,时间证明了坚守的价值。这也恰好回应了“上海卷”中有关“时间与价值”的哲思。 影片结尾,袁隆平院士本人出镜,用流利的英语讲述着自己的两个梦想:“禾下乘凉梦”与“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”。 “许多年前,我做过一个梦,梦见我们的稻谷长得比高粱还高,穗子比扫把还长,籽粒像花生那么大。我非常高兴,就和我的助手坐在穗下乘凉。” 国士无双,永垂不朽。袁隆平的一生何尝不是对题目中那个大写的“人”字最好的注解。  【北京卷】“这,才是成熟的模样” 与其他作文题相比,北京卷第二题的“切口”更细微,也更贴近考生的日常。 什么才是成熟的模样?不仅是身体的成长,心理的萌动,更是学会给予,懂得承担。 就像《送你一朵小红花》中的男主角韦一航,从一开始大病初愈的消沉叛逆,在与马小远的互动中,他不仅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人生经历,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爱和责任。 这是一场对抗癌症的斗争,也是少年成长的历程。 去年以来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太多动人的“成熟模样”。 纪录片《生死金银潭》中,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中,最小的99年出生,刚满20岁。 纪录电影《武汉日夜》里,90后的上海援鄂护士田定远在抗疫一线坚守45天,用敬业和爱心温暖着每一个病人,平凡却令人动容。90后的上海援鄂护士田定远 有人说他们还是孩子,只是学着大人的模样,披上白大褂跟“死神”抢人,但我们却在镜头中看到远超“孩子”的担当,这想必就是成熟最好的模样。  【全国乙卷】追求理想“修身以为弓,矫思以为矢,立义以为的,奠而后发,发必中矣。” 此语出自杨雄的《法言·学行》,意思是在追求理想,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,“修身”、“矫思”、“立义”缺一不可。 如何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,纪录剧集《西南联大》及原班人马制作的纪录片《九零后》给出了响亮的答案。 战火中的西南联大,堪称世界上条件最差的高等学府,铁皮屋顶教室,茅草屋宿舍,墙是泥巴垒的,窗户是竹纸糊的。40人一间的宿舍还要忍受臭虫的叮咬。然而,正如校长梅贻琦所说: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 闻一多、华罗庚、冯友兰、朱自清等一批教授学者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条件,来到西南一隅,践行着自己的“教育理想”。 在他们的教育和鼓舞下,西南联大的学生不仅有卓越的学识,更有救国的担当。 高唱着“千秋耻,终当雪;中兴业,须人杰”的校歌,西南联大曾有832名学生从军,14人为国捐躯,是大学中从军人数最多的学府。 新中国成立后,联大学子也把“刚毅坚卓”的精神带入各行各业的研究工作中。 联大一共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;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;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;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...... 短短八年校史,却成就了中国历史的群星闪耀时。西南联大旧址,如今还竖著一块石碑,写着“育才先育人”。我们感叹于大师的高超造诣,更折服于他们的伟岸人格,真正实现了“自由之思想,独立之人格”。这似乎也是对浙江卷考题“得与失”的回答:不畏浮云遮望眼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与这些“大师”相比,我们是否太过看重眼前的成败、金钱的有无、物质的得失?只顾埋头赶路,忘了眺望远方的星空?那段《无问西东》里广为流传的台词依旧适合每一位怀揣理想的考生和我们,也是面对人生这张考卷最好的答案:“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,抵抗恶意,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,爱你所爱,行你所行,听从你心,无问西东。” 文/米亚
《觉醒年代》导演在人民日报撰文:真诚打动人心
栏目:
/ 娱乐八卦
时间:
/ 2021.06.01
详情:
向日葵影视讯 近日,《觉醒年代》导演张永新在《人民日报》撰文《作品要以真诚打动人心》。他表示,《觉醒年代》要将剧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,从书本中的一个个名字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个体。这部剧播出后获得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喜爱。希望今天的人们可以了解那些舍弃小我拥抱大我的先驱,记住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名字,不忘今日幸福生活的来路。 《作品要以真诚打动人心》全文如下: 任何一部作品都离不开真实二字,创作者要塑造真实的人物、表达真实的情感,要用一种真实的、历史的、辩证的视角看待和展现事物 一直以来,我都渴望能够拍一部反映中国人精神的作品。接触到《觉醒年代》的剧本后,我感到其中讲述的人物和故事与我的想法完美契合,于是下定决心接下了导演工作。 《觉醒年代》以新文化运动、五四运动、建党为主线讲述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故事,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用影像精准展现思想的变化、精神的觉醒和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在创作过程中,我们秉持“大事不虚,小事不拘”的态度,希望堂堂正正地把这段历史讲出来,并把它讲得好、讲得真实,讲得有生活、有质感。 在影像构成和美学表达上兼顾写实与写意,尽最大可能还原时代味道。一方面,服化道摄录美尽可能还原历史。小到一个开关的样式,大到按1∶1.2的比例搭建还原北大红楼,尽管这些细节并不承载叙事功能,但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时代特征,营造历史氛围。另一方面,剧中运用了大量的诗化表达。例如对三顾茅庐、程门立雪、高山流水等成语的影像化呈现,以及隐喻、意象、赋比兴手法的加入等,都呈现出东方审美的意境。 在史实引述上,严格按照党史进行设定。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更需要注重严谨性与责任感,基调不能跑偏,价值观必须摆正。与此同时,我们坚持塑造饱满的角色与鲜活的人物。《觉醒年代》要将剧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,从书本中的一个个名字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个体。在保留他们革命家、政治家身份和特点的同时,从细节入手刻画作为普通人的他们。李大钊与妻子儿女相处的温情、陈独秀父子间真挚朴实的爱……具有烟火气的细节避免了对人物的扁平化处理,见性格、有温度,让叙事更真实、更丰富。剧中人不再高高在上,而是可敬可爱,能够引发观众的高度共情,进而产生共鸣。 这部剧播出后获得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喜爱。我们一直希望用浅近的讲述传递深意,让年轻人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力量,希望今天的人们可以了解那些舍弃小我拥抱大我的先驱,记住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名字,不忘今日幸福生活的来路。走过百年,先贤们的理念与精神依然能够烛照今人,中华民族的大爱与大美始终薪火相传。 如今,越来越多的主旋律题材作品受到年轻人的欢迎。任何一部作品都离不开真实二字,创作者要塑造真实的人物、表达真实的情感,要用一种真实的、历史的、辩证的视角看待和展现事物。唯有真诚能够打动人心,要关注情感,从细微处见震撼,于故事中显精神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,朴素而平实地做好每一部作品,润物无声地把正能量传递给观众,就是我们作为创作者的本分和幸福。